高校博物馆走向社会有哪些瓶颈要打通?-热门看点

2023-05-18 16:06:08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上午,小小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中国货币知多少”首展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你知道吗?在上海众多高校里,深藏着不少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有些镇馆之宝堪称稀世珍品。这些象牙塔里的博物馆,裹着一层神秘面纱,不为世人所知。想让这些“身藏宝物”的博物馆走进更多人视野,成为一个个城市文化新地标,路该怎么走?还有哪些瓶颈需要打通?

文化盛宴公众参与


(相关资料图)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上海市内多所高校博物馆纷纷出招,策划多种系列活动,让公众一享“文化盛宴”,饱览丰富馆藏珍品。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近期推出的《归乡1955》剧本体验向公众开放预约。《归乡1955》剧本体验,利用馆藏珍贵文物史料,结合趣味游戏环节,让参与者化身“情报特派员”,穿越时空回到1955年,亲历钱学森为归国不懈抗争的五年坎坷历程。参与者不仅能通过生动的剧情,了解钱学森1955年归国前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艺术知识,还可以随剧情发展,近距离接触馆藏文物和历史文献的仿真复制件,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深厚的爱国情怀。这个剧本体验推出后,收获了一大批青年粉丝。

今天钱馆推出的活动还有“鲁迅的读书生活”“行走的音乐党课-博物馆越夜越动听”专题展览等。

据介绍,钱馆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做好高校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希望充分利用博物馆最新学术成果与新征集的藏品资源,运用多样化展教手段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学校、居民;呼吁各界关注博物馆领域的重要议题,将高校研究成果以更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让公众通过博物馆了解高校历史文化底蕴。未来钱馆将努力搭建与公众交流的平台,邀请更多交大顶尖学者专家展示最新科研成果。

开发民智普及教育

近代中国博物馆的诞生,与大学博物馆有着密切关系。近代中国教育家、中国师范教育第一人张謇,在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后,又创建了当时第一个中国人办的博物馆,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隶属于学校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学界也有人提出,京师同文馆附属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校园博物馆)。由于近代中国博物馆肩负着“开发民智,救亡图存”的社会使命,因此当时少有的几座学校博物馆的功能都以普及教育为主。

当下,如何传承好“普及教育”的办馆初衷,成为高校博物馆打响品牌、扩大影响力、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海派文化命名的博物馆,海派文化博物馆(上海大学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包括:“海阔·天空:海派文化的当代遐想主题展”“海上明月 轻裾随风——江南望族与海派旗袍特展”“海潮的回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等,从精神、物质、语言三个层面构建了关于海派文化的现象与特质。这里的许多展项在校外看不到,比如旗袍特展收藏的一批荣氏家族旗袍,时间跨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21世纪初,通过这些旗袍,可以解读海派文化重精工、善变化的精髓;再比如近年来举办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灯影中国:广宇长宙中的生活与想象”等特展,都极具观赏性和互动性,同时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针对高校博物馆显示度不足的弱点,上大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推广策略吸引观众。

展项制成特色课程

今天的博物馆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收藏、保护、研究古董、文物的单位,而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因此,很多高校博物馆变展室为教室,将展项制作成特定课程,服务于中小学生、社会大众。

今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与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小学共建的附小微展馆首展“中国货币知多少”开幕,小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学习中国钱币知识。今年3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开展博物馆财经素养教育,其中“财经文物小报进教室——每月认识一件文物”“爱上博物馆”财经素养博物馆实践课两个项目获得校方和家长好评,小朋友也对这两项活动内容充满了探索欲。这是商学博物馆探索大中小一体化育人,践行高校博物馆特色教育职能走出的一大步。据介绍,商学博物馆还联合上音实验学校、政立路小学、曹杨二中等学校发起多个教育提升项目,赋能馆校合作大中小一体化育人特色实践。

近年来,钱馆积极开发线上课程,先后推出“走近钱学森”“人类的飞行历程”“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线课程、“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周年科普展”互动线上展等不同类型且独具特色的在线展教活动,保持博物馆资源的云端开放,让观众在无法走进场馆的时段依然可以接触到博物馆的藏品、展览资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发挥中医药特色,推出“日练八段锦,健康乐生活”主题活动,以“线下+直播”的方式推广八段锦“健康大餐”,公众不仅能在博物馆大厅跟随专业教练亲身体验,也能相聚云端收获“锦友”专属独家记忆,感受“每天‘锦’练十分钟,经络气血皆畅通”,都是同样的探索。

走向社会拓展功能

据悉,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共有6565家,高校博物馆超过300家,七成以上为小型馆。虽然高校博物馆所收藏的学术珍宝,在支持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素质培养、服务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相当作用,但在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定位缺乏自身特色,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大学生研究团队向本市18所高校开展的《上海市高校博物馆使用情况及使用意愿调研》发现,高校博物馆因其藏品的丰富性和稀缺性,以及学科专业性,可称为“校园里的宝藏”,但是大学生对高校博物馆的认知度、参观率低,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事实上,高校博物馆过于沉静甚至封闭的现象由来已久,知晓度低、展览内容陈旧、社会观众门难进等问题比较突出。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先生曾提出“拆四垛‘墙’”的教育理念,其中第一垛就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从这个角度来看,拆除大学博物馆与校园之间的“墙”,拆除博物馆与社会之间的“墙”同样很有必要。

专业化、社会化并重发展,是改变高校博物馆长期“养在深闺”现象的良方。上海大学博物馆研究馆员郭骥提出,需要全面认识、充分优化高校博物馆的功能。第一是教育功能,高校博物馆应当充分体现教学和知识传播的优势,发挥文化普及和人才培养的功能。第二是研究功能,高校博物馆具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展示内容的潜在能力,是公众接触学术前沿的最佳媒介。第三是社会服务功能,除了传统的“履行校内教育服务功能,面向在校广大师生员工”以外,中小学生是服务的“首要对象”,普通群众是“潜在对象”,海内外校友是“新型对象”,外国人士是“极具特色的对象”。大学博物馆的社会化、大众化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能争取更大的空间发挥自身的功能。

面对大量新生的中小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不应只是周边少数社区,而应将辐射范围扩大。相比大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展陈模式较为灵活,如能依托高校专业研究优势做到深入浅出,就更易于贴近市民生活、服务市民文化需求。未来的博物馆不是单纯的教育基地,还应具备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的价值,真正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除了精彩的展品和陈列外,舒适的参观环境、丰富的交流活动、完善的服务设施,都是持续吸引观众的必备条件。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易蓉

实习生 吴茜玥

标签:

珠宝展示